清明节的冷知识:如何从节气变成节日?
中新网北京4月4日电(记者上官云)在中国的清明气变众多传统节日中,“清明”是冷知比较特殊的那一个。它既是识何九游节气,又是从节成节节日,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。清明气变
“忽见家家插杨柳,冷知始知今日是识何清明。”人们珍惜时光,从节成节在清明来临之际外出郊游踏青,清明气变品尝青团等一系列美食,冷知通过种种流传已久的识何习俗,表达对节日的从节成节重视。
那么,清明气变清明是冷知如何一步步从节气变为节日的?还有哪些冷门饮食?“插柳”“戴柳”之俗又有哪些寓意?
这个节气,很古老
作为节气的识何清明,很早就已经确定,它是一个时间概念,其确立与天象有关。九游
“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运行周期和位置的变化,对时间的一种计算和划分方式。”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娟提到,根据古代文献资料记载,早在商周时期,节气就已经是一种时间单位。
一般认为,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完整记载,出现在汉代的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中。
人们还在每个节气中设置了不同的物候参考标准,比如清明三候包括“桐始华”等。现在民间也有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”一类的说法。
何时“变身”为节日?
那么,清明是何时“变身”为节日的呢?这就得说到寒食节和上巳节了。
寒食节曾是古代的重要节日,其起源说法不一。最早,它的习俗比较简单,整体格调也偏向悲凉,不适合春天生机勃勃的特性。
后来,寒食节的日期发生了变化,按当时的历法而言,大致是冬至后105日,等于是这个节日挪到了春季,时间上跟清明临近。
而且,寒食节往往长达3天以上,这样一来,“清明”节气日就刚好处在它的节期之内。所以,寒食节的很多活动会在清明举行,比如扫墓、踏青、荡秋千等等。
这些习俗逐渐改变了清明节气的性质,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慢慢向节日演变。王娟认为,大约在唐代,清明逐渐变为一个节日。
有意思的是,唐代的时候,另一个重要的节日上巳节发展到了鼎盛时期。唐崔颢的诗句写道,“巳日帝城春,倾都祓禊晨。”描述了人们倾城而出,人马杂沓的盛况。
不过,宋代以后上巳节逐渐式微,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节日的活动被并入到了清明节中。从时间上来看,上巳、寒食和清明的日期没有相差多少。
王娟介绍,清明原本是个节气,也许是因为“清明”二字比上巳、寒食更具有春天的意象,更像是春天节日的名称,所以,人们选择了使用“清明”。此外,古代清明节会放假。
为何此时要踏青?
实际上,清明扫墓并不是古人唯一的节日活动,对古人来说,更重要的或者说更有意义的应该是扫墓之后的习俗,即踏青。
宋吴自牧的《梦粱录》中,便记录了当时人们不论贫富,倾城而出,笙歌鼎沸,鼓吹喧天的踏青游玩盛况。
“春天的节日往往都是开放性的,很多习俗都是引导人们走出家门,去亲近大自然。”王娟说,其中有很多娱乐互动,包括蹴鞠、荡秋千、拔河等等,既能强身健体,又颇具趣味。
踏青的历史相当悠久。上巳节有一个活动,叫做“祓禊”,据说此习俗源于上古时期,春季常在三月上旬的巳日,并有沐浴、采兰、嬉游、饮酒等活动。
此外,古代上巳节浮卵吃鸡蛋的习俗也保留到了现在的清明节里。如王娟所言,清明是一个热闹的节日,也是一个激发生命欲望的节日。
除了青团,还能吃点什么?
每年清明节前后,“青团”畅销成了一种很常见的现象,各种口味的青团颇受人们青睐。
有观点称,古时人们做青团最早是用于祭祀。在漫长的岁月里,青团作为祭祀品的功能逐渐弱化,变成了一道时令小吃。
当然,在清明节的各种丰富饮食中,除了青团之外,还有子推燕、石头饼之类。由于地方性差异,南方这个时候的饮食,主要有茧圆子、清明粽等等。
为何要插柳?
“柳色青青柳叶齐,送君江上朔云低。”清明节处在春季,此时天朗气清,柳树泛出新绿,正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“插柳”“戴柳”“射柳”等都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。王娟解释,一来柳树生命力极强,插柳象征着对子嗣繁衍的美好祈愿;二来人们认为柳枝可以辟邪,于是便插柳于户、戴柳于首。
有意思的是,民间还有一种说法,即“清明不戴柳,红颜成皓首”,这也意味着此时戴柳,象征着对美好年华、对生命的珍惜和挽留。
“古人创造的节气或者节日,很多都是知识或价值观念的传递媒介,比如清明祭祖以及一些游戏,实际上是与天、地、人的交流活动,告诉人们要感恩先辈,拥抱自然。”王娟说。
也正因如此,她认为,我们应该重视传统节日,通过那些蕴含着传统文化的习俗等等,去强化我们的文化认同感,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良好秩序。
- ·服务实体经济 增进民生福祉
- ·梅州市农业农村局“揭榜挂帅”项目技术需求征集工作开始啦!
- ·“西安=长沙=梅州”航线5月4日起恢复!
- ·就近就好,不用奔波!梅州法律援助申请实现市域通办!
- ·中国首例!商务部对美国相关光纤产品发起反规避调查
- ·丘成桐院士与梅州日报社记者远程连线!谈了这些→
- ·融合客家音乐 弘扬客家艺术!HOME SWEET HOME毕业季音乐会暨何煜森赴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分享会举行
- ·梅州将迎今年以来最强降雨,防范自然灾害“锦囊”来了→
- ·汇聚川渝辟谣力量 共建网络文明家园
- ·文明旅游丨“五一”假期出游,你带上“文明”了吗?
- ·跨境人民币结算助企纾困!梅州辖区今年来结算量3.29亿元同比增7.52%,惠及市场主体42个
- ·梅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丘成桐院士:“年龄渐长,对家乡的眷恋愈深”
- ·汇聚川渝辟谣力量 共建网络文明家园
- ·梅州市红十字会举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、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讲座
- ·红色交通线上这3株百年古树挂牌啦!好好保护它们
- ·梅州税务之窗丨激发“苏区+湾区”企业活力,万宝电器获退税2465万元
- ·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“对等关税”,商务部:将采取反制措施
- ·“五一”安保集中统一行动!梅州公安破获刑事案件32宗,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1名
- ·梅州税务之窗丨蕉岭税务量身定制“一区两园”税务服务体系:组合式税惠政策助企纾困
- ·梅州日报全媒体报道丰顺的广美学生乐做羊城“花花补丁”故事
- ·个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发布!这些问题你了解吗?
- ·梅州市红十字会举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、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讲座
- ·立夏已至!但梅州入夏仍在“待机”中...
- ·梅州将开展低速电动车综合治理行动!
- ·今晚调油价!汽、柴油每吨分别上涨230元和220元
- ·梅州税务之窗丨大埔税务开展“送政策、问需求、解难题、促发展”走访企业活动
- ·让新丰味出山进城!守好新丰县平川“菜篮子”,专家学者这样说
- ·不戴头盔、随意停放、违规载人...梅城部分学生骑电动车出行存乱象
- ·“一日一图”精准开行!五一假期•高铁梅州西站加强疫情防控
- ·将好运传递!803万双色球彩票中奖者现身啦,彩票为14元的7+1复式投注票
- ·CBA常规赛收官:广东男篮排名第七,季后赛首轮将迎战上海男篮
- ·“西安=长沙=梅州”航线5月4日起恢复!
- ·嘉城建设集团全资子公司与民营企业联合组建物业管理公司
- ·梅州上市公司2021年总营收290.45亿元
- ·“梁王”组合救济署名球衣,这场义拍义卖慈善会为病童筹患上超90万元善款
- ·不戴头盔、随意停放、违规载人...梅城部分学生骑电动车出行存乱象